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鑄就高鐵建設“鋼鐵脊梁”——寫在中鐵一局滬渝蓉高鐵智能拌合站混凝土產量突破百萬方之際

時間:2025年10月15日 來源: 作者:《鐵路建設報》通訊員 雷超 段志賢 孔令東 閱讀: 字體: 【

  在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關鍵動脈——滬渝蓉高鐵建設中,一座占地約42畝的現代化拌合站正日夜不息地運轉。隨著目前國內最長、最深、規模最大的地下高鐵站——海門北站預留核心區首塊底板順利完成澆筑,中鐵一局滬渝蓉高鐵項目1號拌合站累計混凝土產量突破100萬立方米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線。這不僅標志著工程進度取得重大突破,更展現了智能建造與標準化管理深度融合的典范力量。

  100萬立方米混凝土,足以填滿400個標準游泳池,若將其澆筑成一條寬10米、厚30厘米的公路,可延伸超過330公里,幾乎相當于從北京直達濟南的距離。對于設計總方量150萬立方米的1號拌合站而言,百萬方的突破,意味著主體工程任務已完成三分之二,為后續軌道鋪設、電氣化施工等關鍵工序按下了“加速鍵”。

  在1號拌合站,智能化已深深嵌入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智慧中樞系統集成拌合集中控制、車輛調度指揮與環保監控平臺,實現對每一方混凝土的配比、溫度、運輸軌跡的全流程實時追蹤,確保質量可控、過程可溯。面對高溫環境下混凝土澆筑的技術難題,項目團隊勇于創新,引入“骨料倉噴霧降溫”與“風冷螺桿式冷水系統”組合工藝,實現對出機溫度的精準控制,有效保障了混凝土性能的穩定性。同時,通過“砂石分離—沉淀池過濾”的閉環水循環系統,實現了廢水、廢渣的回收與再利用,將綠色、可持續的施工理念貫徹到生產全過程。

  在綠色化轉型道路上,項目率先采購并使用電動裝載機,取得了立竿見影的經濟與環境效益:每年可節省維修費用約1.5萬元,降低燃料費用高達51.26萬元。這一舉措更以“零排放”的運營優勢,貼上鮮明的“綠色標簽”,為探索新能源設備應用、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成功實踐。

  在軟件管理層面,項目部積極響應企業數字化戰略,深度參與并成功部署了多項智能管理系統:“無人過磅系統”實現了物資計量的自動化、透明化,大幅提升效率;“骨料料倉庫存實時監控系統”讓原材料管理一目了然,有效保障生產的連續性與穩定性。“機智管家”與“材料消耗制”等軟件的協同運用,構建了從生產計劃到實際消耗的全流程成本控制閉環,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落到實處,推動項目管理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新階段。

  為實現高效運轉,拌合站布局經過精密計算與優化。核心區域內,18個全封閉式料倉、32個水泥罐集群有序排列,并配備有4個萬噸級備料場及32個移動式粉料儲蓄罐。這種規模化、集約化的倉儲配置,如同一個高效的“物流樞紐”,即便在連續陰雨或原材料供應緊張的條件下,也能確保儲備充足,為持續、大規模的混凝土生產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物資保障。正是這種“標準化建設+智能化運營”的雙輪驅動模式,使得1號拌合站運行效率持續攀升,單日峰值產能成功突破3000立方米,創造了矚目的“滬渝蓉高鐵速度”。

  隨著剩余50萬立方米混凝土生產任務的全面啟動,拌合站已部署更為先進的動態優化調度算法,預計可進一步提升整體產能利用率達15%。待滬渝蓉高鐵全線貫通后,區域間的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4小時大幅壓縮至2小時以內,這條交通大動脈將成為串聯長三角城市群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紐帶,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100萬立方米混凝土,既是冷峻而堅硬的工程數據,也是無數項目建設者用智慧、匠心與汗水澆筑的溫暖答卷。當未來的列車風馳電掣般呼嘯而過時,鋼軌之下那已然凝固的百萬方混凝土,沉默而堅定地見證著基建行業的磅礴力量與非凡夢想。

  

  1號拌合站

  

  混凝土產量突破百萬方

  

  拌和站骨料倉

  

  新能源設備  

  

  海門北站施工現場

責任編輯:張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