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這片涌動著經濟活力的新興核心腹地,中鐵一局四公司的建設者們正以鐵軍之姿,勾勒著基礎設施更新的壯闊圖景。經過多年深耕,他們將九個項目有機整合,形成協同并進的“雁陣”格局。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鄂爾多斯集群以高效統籌為抓手,將區域內同類項目歸集于統一管理框架之下,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書寫著工程建設與市場經營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以“領頭雁”樹標桿,打開市場缺口
雁群遷徙中,領頭雁始終處于陣型前端,憑借超強續航力、精準判斷力的核心力量,以自身實力為雁群開辟最優路徑。這一自然法則,恰是鄂爾多斯集群項目的營銷理念,在每片新開拓的區域市場,集群始終將區域內的重點工程項目定為“領頭雁”,以超越各方預期的履約成效打造“標桿樣本”,讓項目本身成為企業最有力的“市場名片”,為后續集群滾動經營撕開突破口。

萬噸列車運煤始發
龍王溝礦井鐵路專用線EPC總承包工程,便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作為四公司華北區域鄂爾多斯集群的“開篇之作”,這個項目的分量不言而喻,它是國內首條在電氣化鐵路隧道內實現裝車運煤的專線,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為國家級重點項目,可它的建設之路,從一開始就布滿“攔路虎”。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施工節奏造成嚴重沖擊,人員流動受限、供應鏈受阻;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材料與人工成本大幅上漲,直接增加項目建設成本壓力。并且,項目在接軌鐵路線路施工中“天窗點”嚴重縮水,且需完成隧道下穿G18榮烏高速公路、G109國道,小曲線半徑環線隧道下穿16處建(構)筑物及5處淺埋段等重難點施工任務,技術難度與安全風險極高。

項目大干現場
“越是難啃的骨頭,越要啃出章法!”面對困境,項目團隊秉持“團結奮進、風雨同舟”的協作精神,充分發揮EPC總承包優勢,持續優化施工方案,針對下穿工程、小曲線半徑隧道施工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攻關;嚴格把控施工現場的各個關鍵工序,在守住安全與質量底線的前提下,全力推進重難點任務落地。同時,項目積極推行推行扁平化、集約化、規模化管理模式,減少管理層級、提升決策效率,穩穩扛起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雙線作戰”的重任,最終不僅實現了項目的高質量建設,更在鄂爾多斯區域為企業烙下了“重誠信、善履約”的品牌印記。這份“成績單”,也成了后續市場開拓最堅實的“敲門磚”。
以“人字陣”聚合力,促進滾動經營
雁陣飛行時呈“人”字排布,左右兩翼大雁借氣流相互借力,既降低個體飛行消耗,又顯著提升整體飛行效率。這一特性與區域集群項目“資源互通、優勢互補”的營銷需求高度契合。在鄂爾多斯集群的營銷體系中,“人”字的一撇對應市場營銷前端,一捺對應項目生產后端,二者始終保持方向一致、節奏協同,形成了“以現場保市場、以市場促現場”的良性循環,為滾動經營筑牢根基。

點岱溝車站接觸網施工
2023年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重點省份分類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國辦發〔2023〕47號),其中最被關注的就是“嚴格控制12個債務高風險省份2024年在7個領域新建政府投資項目”這一條款,相當于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受政策影響,天津、內蒙古、遼寧等12個省市收緊大基建投資,明確除基本民生工程外,2024年不得新增開工項目,市場開拓空間瞬間被壓縮。逆境之下,鄂爾多斯集群沒有被動等待,而是激活“人字陣”的協同優勢,從營銷與生產兩端同時發力,有效化解市場壓力。

大機搗固車進行三搗兩穩作業
項目團隊堅持把“深耕”二字做實做細,深化高端經營、屬地經營、全員經營策略,以準格爾旗為核心,聚焦既有線改造這一潛力領域,重點跟蹤既有鐵路補強、局部線路改擴建、站房站臺改造等項目。通過多渠道加強與業主單位的溝通交流,在增進理念共識、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方面持續突破,逐步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團隊以優質履約為營銷“背書”,通過在建項目的優質建設成果,為市場營銷提供真實案例與良好口碑,讓“現場”成為最有力的營銷載體。

新朔鐵路大準線改造工程
產銷兩端的緊密聯動,推動集群在逆境中實現市場突破。相繼中標新朔鐵路大準線改造、新朔鐵路準池線整治工程、包神鐵路新增網圍欄及刺絲等工程,成功進駐國家能源集團,為后續企業在能源鐵路領域的深耕打下堅實基礎,也進一步鞏固了鄂爾多斯區域的市場地位。
以“一字陣”固根基,護衛群雁遠航
長途遷徙的雁群,會根據氣流變化調整為“一字型”陣型。既靠有序排列穩穩保障續航的穩定性,更以梯隊協作的方式確保整個種群能持續向前。鄂爾多斯集群從這一自然特性中汲取契合自身發展的啟示,緊貼區域項目經營實際的實踐探索,有效避免“一個項目結束、區域經營斷層”的困境,為市場開拓的持續推進積蓄力量。

烏海抽水蓄能項目效果圖
鄂爾多斯集群項目沒有將目光鎖定在鐵路、公路、市政工程等傳統領域上,而是將拓展“第二曲線”作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主動向抽水蓄能、礦山礦業等重點領域布局。項目團隊持續與地方投資公司建立密切長期合作關系,憑借已建立的客戶資源、業主信任與在建項目優勢,積極爭取新業務、新工程機會,團隊相繼中標烏海抽水蓄能、伊金霍洛旗智匯雅苑房建等工程。

還建牽引變電所110kV線路雙回路送電成功
業務的拓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鄂爾多斯集群圍繞“首崗勝任、一崗多能、多崗遷移”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構建、完善集群化人才培養體系。集群項目多次組織技能培訓、技術研討等活動,強化團隊的協作能力與單兵作戰能力,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比賽,激發團隊的創新精神,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集群項目樹立“不斷取得崗位優秀業績的員工就是人才”的價值導向,激發員工的成才動機與工作積極性,通過傳導優良企業文化、優化組織結構、明確職責分工,提升工程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推動團隊更好地適應集群項目的管理模式與需求。

榮獲業主表彰
要讓“一字陣”始終保持穩健的飛行狀態,成本的精細管控同樣關鍵。鄂爾多斯集群團隊從細節入手落實管控,在物資和機械設備管理中,團隊合理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與物資需求計劃,嚴格考核計劃的執行情況;在材料管理上,團隊加強材料進出場發放管理,定期監控、分析集群內各項目的物料使用情況,杜絕超支現象;對于周轉材料,團隊強化跟蹤管理與循環使用,減少成本投入。此外,團隊全面加強非生產性費用管控,開展技術創新、小改小革活動,持續提升施工生產效率與節能降耗能力,為集群的長遠經營保駕護航。
站從昔日灘涂到如今通途縱橫,從“單打獨斗”到“集群作戰”,四公司鄂爾多斯集群的變革,不僅用青春與汗水書寫了鄂爾多斯基礎設施建設的華麗篇章,更以“雁陣式”集群化管理,為工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這支鐵軍正借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東風,在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再次揚帆起航。